志愿实践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简报第30期
发布时间:2017-09-02 浏览次数: 341


编者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免师后援团”在七月进行了以“教育关爱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免师学子暑假“后援”小学生

——记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免师后援团”在七月进行了以“教育关爱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据悉,“免师后援团”由教育学院2016级小学教育一班7名免费师范生组成。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接触实际教学环境,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

 

美好的暑假从社会实践开始

暑假一开始,“免师后援团”的各位成员便陆续开始了他们点对点的学生辅导。但是由于团队采用点对点的辅导方式,成员的活动时间并不完全统一。

在对接并了解到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五年级学生,数学“图形的旋转”板块薄弱)后,“免师后援团”成员之一的吴靖迪在当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帮助下,在网络上下载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练习材料,对练习进行分类整理,按照现行的考卷难度分布将练习题进行了整合。之后,他观看了当地教师在集体评课中录制下来的“图形与旋转”的视频,突然间得到了教学思路方面上的灵感,对可能遇到的教学难点制定了多套讲授方法,最终完成了一份教案。

万事总是开头难,坚持不懈终成功

然而,对于并无多少实战经验的“免师后援团”成员们来说,一开始的辅导情况并不乐观。团队成员之一的朱子豪的辅导对象是一名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低龄儿童生性好动活泼的特点,起初让他受挫不已。另一名成员赖启贤面对的问题是:他反复讲解后学生依然不懂,他需要压抑住不耐烦的情绪;其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代沟也让双方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是努力的人面对困难绝不会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免师后援团”实践团队的辅导渐渐步入正轨。朱子豪同学通过交叉教学,集中了学生的学习注意;陈清文同学则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使其跟上他的思路。“我成功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自己获得了成就感,也提高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这一次家教经历让我觉得很值得。”陈清文同学表示。

   不同于其他成员,在家教过程中,成员之一的张国辉则把教学实践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在学生做暑假作业的第一个星期,他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为他解答疑难问题,查缺补漏,确保学习成果得到巩固。第二阶段中,特别关注孩子的语文发音、书写能力和数学计算联想能力。在第二个星期他对该学生这些能力不足进行了补充教学,并且通过下棋等方式给学生放松休息,藏息相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也因此得到家长的好评。

用爱投身实践,用心完善自我

陆续结束辅导之后,成员们在对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反思中,体会不一。团队成员的方琦同学和赖启贤同学明白了换位思考和平等交流的重要性,理解学生的想法,才是教学的第一步;吴婧迪同学学会了如何备课;朱子豪同学和张国辉同学则懂得了只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把辅导做好;陈清文同学证明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的正确性。

“免师后援团”各位成员坦言,他们通过各自的辅导实践,不仅加深了对教育理论的认识,还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他们很荣幸能够帮助所辅导的小学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