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简报第19期

发布时间:2013-07-31浏览次数:216

  编者按:炎炎七月,武夷山下,生命科学学院实践队立足专业知识,投身社会实践中。他们专注于生态调研,激扬豪迈青春志;他们致力于动植物保护,绘制美丽中国梦。烈日挡不住他们热情的脚步,他们在实践中享受快乐,收获成长。

 

实践激扬生科情,奋斗成就“中国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武夷山,开展以“实践激扬生科情,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展现当代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十八大精神的良好风貌,鼓励大学生主动走进社会,把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721下午,社会实践服务队全体成员于理工楼213会议室举行动员大会,辅导员郑若男老师作了重点发言。她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服务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利用所学、发挥所长,在6天的实践活动中,切实开展好动植物保护宣传、自然保护区实地调研、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将实践落在实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美丽武夷家园,你我共同守护

 

722下午,实践队成员们在武夷山市横街头广场开展“美丽中国,和谐自然”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设有10个宣传专栏,由专人负责向市民进行介绍,展示武夷山市的环境现状、珍稀动植物概况及动植物保护措施等。同时现场还设有3个血压测量点,队员们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服务。队员们还向市民发放了亲手制作的徽章、叶脉书签等小礼品,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入实地调研,展生科风采

 

72324日两天,实践队员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了解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促进作用。

队员们在野外考察的过程中认真记录了当地物种的种类、分布、生长环境等相关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的作用。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将继续分析所得数据,撰写调研报告,对武夷山动植物的保护提出专业建议。

725日,实践队员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由三港接待站沿盘山公路向上,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标本采集活动。在标本采集的过程中,队员们遵循保护动植物的原则,控制采集标本的数量,避免对环境与当地生物资源造成破坏。

返校后,队员们立即着手对所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了加工整理,计划将于新学期开始时展示出来,使更多的同学了解这些珍稀植物。

 

 

【心得体会】

 

实践队队员闫峰同学说:“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大好山川的魅力。山的灵动,水的柔美都让我十分震撼。经过几天的调研、宣传,我更加认识到了保护动植物,维护祖国生态和谐的重要性。拥有一个美丽的自然,对于生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丽中国,和谐自然。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微心声

#暑期社会实践之我感#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是以“美丽中国,和谐自然”为主题,以武夷山为主要实践基地,用宣传展板展示当地的野生濒危物种,增强市民保护动植物意识;并为当地居民义务测量血压,提倡合理饮食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并实地调研了解其生态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奋斗生科情,成就中国梦。

 

(生命科学学院团委)

 

 

 

责任编辑: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福建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发放范围: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宣传部;团省委办公室、学校部、宣传部、省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校领导、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处)、教务处、各学院副书记、团委书记

电子邮箱:fjsdtws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