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简报第12期

发布时间:2013-07-21浏览次数:334

      编者按: 在校园里,他们手不释卷,勤学理论知识;在校园外,他们身体力行,锻炼实践能力。他们热爱创造,手中绘出创意无限;他们热爱广告,心中氤氲豪情冲天。他们深入企业,体验业界风采;他们虚心求教,增强专业素养。他们是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福建省南安市金鹿集团,坚持“知明行笃,立诚致广”,他们一路收获实践真知!

 

在实践中描绘“我的中国梦”

——记传播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以“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为宗旨, 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76早上,传播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辅导员游婧和骆雪蕾的带领下,顺利到达活动目的地福建省南安市金鹿集团。参加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学院两委主要学生干部及11级、12级部分广告专业学生。本次实践活动,将专业学习与就业需求相结合,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今后更好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参与会议,安排活动

 

当天上午,在金鹿员工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三楼会议室与金鹿集团部分管理人员及负责人进行交流,会议由金鹿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陈进才主持。首先,金鹿集团有关人员表示了对实践团队到来的欢迎;接着,活动负责人对接下来实践团队的活动过程做了简要的安排;最后集团负责人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有所收获。会议结束后,由金鹿集团负责人为实践团队安排宿舍。

 

实地参观,开拓眼界

 

76日下午,金鹿集团负责人带着实践团队参观集团的工厂(仓库及产品的生产)。在参观的过程中,有条不紊的生产流水线让从未见识过生产过程的实践队成员产生浓厚兴趣,有的同学还向工厂工人虚心求教,亲自动手学习操作。积极动手的实践意识让同学们在参观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短期培训,收获颇多

 

76的参观使得同学们对接下来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充满期待。78-10日,同学们进行了三天培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培训中不仅熟悉了金鹿公司的产品类型及企业文化等对后期实习工作的展开起到指引作用的内容,更是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了在上级的指导帮助下,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总结,不断收获进取。金鹿集团的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给予实践队很大的帮助。三天时间虽短,但同学们都体会到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明白一味的拖延只会让惰性无限滋。这种品性的养成对于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择业观念起到积极作用。

 

 

 

上阵实习,勇者无畏

 

培训结束后,实践团队真正开始了实习之路。半个月的实习里,同学们根据金鹿集团的安排,首先在超市做产品推广员。“虽然缺乏经验,但是实践队并无畏惧,而是尽自己所能把产品卖出去,即使卖不出去也要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品牌印象。”参与实习的同学如是说。

产品推广员的实践结束之后,接下来是消费者调查。据实习同学介绍,他们首先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写,调查问卷通过后,便分成几组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

另一方面,实习队也在做着7月份的产品促销策划和中秋节的促销策划。成员们分析产品特点,讨论营销方案,设计海报、宣传单,做费用预算,渐渐地了解了整个活动从产生到完善的过程,收获颇多。在实习的过程里,同学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据悉,本次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分批进行,时间持续两个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以及高校团干部组织协调作用,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利用实习实践基地、校友资源、校地共建关系等既有渠道,积极动员专业老师、班导师、共建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切切实实地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更好地践行“中国梦”。

 

【心得体会】

 

    一位实践队队员说:“半个多月来的实习,让我懂得了一个品牌是如何形成,一个公司是如何运作,一个企业是如何成长。也让我了解了实践队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香事文化,丰富了我的知识涵养。”

 

一位实践队队员说:“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对于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一个品牌的形成,如果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根基,必定能够走得更长远。一个产品的开发,如果能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汲取营养,必定更具竞争力。”

 

一位实践队队员说:“在短短半个月的实习里,实践队所获得的也许比书本里的多,不仅在其中体味中国传统文化,更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

 

一位实践队队员说:“在这半个月里,和广告公司接洽过,参与过现场展卖,做过策划和市场调查。虽然很累,但学到了很多,学习如何与人合作交流,学习如何在实际中运作方案,学习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传播学院团委)

 

 

责任编辑: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福建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发放范围: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宣传部;团省委办公室、学校部、宣传部、省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校领导、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处)、教务处、各学院副书记、团委书记

电子邮箱:fjsdtws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