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火热七月,青春激扬。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激扬青春御梦飞,烈火使命携爱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人满怀激情,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点,以培养团队精神、丰富实践经验、锻炼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前往福鼎嵛山岛宣传党史文化、义务维修家电、分发问卷调查、举办座谈会……他们在实践中发挥专业所长,在责任与奉献中燃烧青春志。
激扬青春御梦飞,烈火使命携爱行
——记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开展的系列活动
7月9日至7月10日,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激扬青春御梦飞,烈火使命携爱行”实践队来到了福鼎嵛山岛,本次社会实践以传播“中国梦”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国梦”展开,旨在通过深入宣传国家实事,为农村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并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传播红色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7月9日,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在福鼎嵛山岛上举行了“传播红色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大型宣讲活动。
7月9日一早,实践队来到福鼎嵛山岛芦竹村,进行场地和相关海报、展板的布置。展板一经贴出立即吸引了岛上居民的目光,队员们积极为村民进行详细解说,为当地民众普及党的十八大、团的十七大精神,并进行了党史团史有奖互动答题。村民们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所抱有的热情让队员们深受感染,活动场面热烈,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嵛山岛居民共3000多人,外界消息传达较为闭塞,日常生活中对党和国家最新发展知之甚少。本次活动,实践队通过图文展示和解说等方式宣传党史文化,让村民们更加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知识。

科技服务生活,青春氤氲奉献
7月9日早,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热派”电子义务维修队来到嵛山镇人口最密集的芦竹村,他们将运用所学知识及科技技术为当地居民维修各种家用电器。
作为四面临海的小岛,嵛山镇面临着基本设施缺乏的困境。据当地居民反映,由于镇上没有家电维修店,如果电器出现问题,就得出岛请人来修理,或者坐船出岛维修,有时外出费用都比维修费用来得高。当他们听说福师大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义务维修队将为他们免费维修各种家电时,便提前准备好需要维修的东西。为了给维修队提供舒适的维修环境,热情的村长挨家挨户借了桌子、椅子,并挑选了一个面朝大海、背对阳光的好地方,为维修队设立了遮阳棚,提供大量饮用水。
除了学生技术组,此次维修队还有专业指导老师的加入。维修队的同学们井然有序地工作着,有的负责接待前来维修的村民;有的负责给送来的家电贴上标签防止错领;有的负责登记家电的故障,方便检修。队员们一边检查电器,还一边提醒村民电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天的时间里维修队员们共修理了包括电视机、电磁炉、电饭煲等120多件家电,电子义务维修属于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大特色,义务维修不仅提供学生实地实践的机会,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牢记使命、乐于奉献的青春精神。


手绘成长情,放飞中国梦
7月9日,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福鼎嵛山镇芦竹村开展“手绘成长情,放飞中国梦”手绘风筝话梦想活动。
活动在清爽凉快的午后进行,参与的大部分是小朋友。活动伊始,实践队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含义,鼓励小朋友在风筝上画出自己的梦想。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热情高涨地用画笔描绘了自己的梦想希望。随着活动进行,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参与进来,天真的笑容、纯真的梦想以及和与爸爸妈妈合作的温馨场面让人动容。随后,实践队员和小朋友们一起放飞写满梦想的风筝,寓意梦想飞翔。
温暖而富有意义的手绘风筝活动,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向小朋友传递了梦想的无穷魅力。实践队员携手新一代,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祝福,同时深化自身使命,树立梦想,为梦想飞翔。


做村民与村官沟通的桥梁
7月9日下午,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在福鼎嵛山镇开展了一场问卷调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嵛山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更重要的是将村民的各种意见反馈给当地政府。
进行问卷调查时,岛上村民都很热情的填写问卷上的问题,他们对嵛山发展规划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每个人都希望嵛山岛未来的经济能发展更好,每个人的生活能更好。在他们填写的意见中大部分的建议是未来能有一座桥,让他们不再“与世隔绝”。有些女村民还提出希望岛上工厂能为女性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问卷调查在村民高涨的热情中进展得很顺利,淳朴的居民把队员们当成朋友,与他们话家常说故事。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到当地发展状况,还进一步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之后实践队还与当地村官交流,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收集的意见反应给村官,为当地发展提供资料,与他们共谋发展策略,架起村民与村官沟通的桥梁。

上门维修献爱心,志愿服务谱华章
7月10日,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在福鼎嵛山镇开展上门义务维修活动。在当地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前往部分嵛山居民住处为其检查用电安全,修理家用电器。
光电学院实践队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到居民家中为其检查电路,指出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避免产生安全问题。同时,实践队员为已经出现问题的家用电器进行修理,包括电风扇、电磁炉、电饭煲以及冰箱、消毒柜等大型电器。在四个多小时的检修中,队员们共计走访十余户居民,修理电器二十余件。村民们也对实践队员的到来表示感谢,张先生说:“这些大学生的到来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麻烦,感谢他们,他们是大学生的典范”。
科技服务生活,实践队员上门义务维修充分体现了“三下乡”的意义。他们不仅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锻炼自身动手能力,学以致用。实践队员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使命,用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传播雷锋精神。

回首三代青春志,共筑千秋中国梦
7月10日,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嵛山镇政府办公楼会议室,开展一场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座谈会。在这里,老中青代表们讲述了自己年代的“中国梦”,带领同学们追忆那些永不褪色的光荣与梦想。
嵛山岛有许多老党员,大多是50后。那个年代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还很低,艰苦的条件铸就了那一代人共同的梦想。一位老党员在讲述过去的故事时,谈到了他的梦想——“以前的生活条件真的很苦,我们那时什么都不想,就希望能够提高生活水平,解决家人温饱问题”。一个中年党员告诉我们:“70后处在尴尬期,我们的奋斗不比别人少,上有经济发展要求要快速的压力,下有全面发展都要好的限制,梦想很简单就是想要致富,民富则国富。” 青年党员虽然有着较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希望不仅是经济,科技也能发展得更好。当地党员表示,此刻他们共同的梦想就是嵛山能发展更好。嵛山岛党员的直率、热忱让队员们体会到他们对梦想的热情与坚持。交流会进展得很顺利,“中国梦”把三代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回首三代青春志,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着自己的青春梦,不论实现与否,都激励着人们为此奋斗。此次座谈会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何谓执着于梦想,何谓坚持,让他们对“中国梦”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享成长经验,助学子腾飞
7月10日,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在福鼎嵛山镇政府会议厅上举行了“享成长经验,助学子腾飞”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和当地的准大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经验。
参与活动的是当地三位准大学生。实践队员与同学们首先进行自我介绍,互相熟悉后,场面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据三位准大学生介绍,当地的经济、文化都较为落后,在岛上只有一所小学,因此他们很小就必须在外读书,求学路比常人更困难。他们也提出了很多疑惑,比如他们将要填报的学校和专业,以及如何过好四年大学生活。实践队员们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告诉他们,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一切,它只是人生征程的另一个开始,做好规划、确立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过一个有意义有梦想的大学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活动最后,实践队员将准备好的师大手绘明信片赠与三位准大学生,并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整个交流会气氛融洽,实践队员对准大学生的疑惑一一给予详细解答,三位同学纷纷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感谢能够有这样一次交流的机会。

【心得体会】
实践队队员李丽东说到:“很庆幸自己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我知道了什么才是农村真正需要的,体会到了服务基层的无穷乐趣。同时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队员周小斌则感叹道:“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农村进行义务维修。虽然工具以及零器件准备不足,发生了一些状况,但义务维修还是圆满完成了,而且几乎修好了整个村的电器。这次活动让我从前期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相信下次维修活动,我们一定会办得更圆满。”
队员吴静华感慨道:“这次去福鼎嵛山让我体会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淳朴,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真正涵义。回学校后,我会更加的努力学习,努力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将来能更好的回报社会!”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责任编辑: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福建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