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栏目
涂荣同志代表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0-12-21 浏览次数: 189

创先争优  主动作为  紧跟党走

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在我校科学规划“十二五”跨越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四年多来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讨论确定“十二五”期间我校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委员会,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创先争优、主动作为、紧跟党走,为海西建设、学校发展再立新功。

 

第一部分  青春激扬的四年

 

20066月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大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全力加强学术科技创新、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实践、全面拓展素质教育领域、深入实施团建创新工程,勇担责任,主动作为,努力开拓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坚持主题教育引导青年

四年来,我们建立健全了“以学习带动、以契机引动、以实践促动、以典型推动”的思想教育新机制,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团员青年。我们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学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全国“两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闽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活动,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深入学习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坚定团员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激发了团员青年投身海西建设的火热激情。

我们开展了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以“青年强则国强”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活动,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以“爱我师大”为主题的每年校庆周庆祝活动,以“引领新风我先行”为主题的和谐校园建设活动,以“百团创优当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弘扬时代精神,坚定爱国信念。四年来,我校团员青年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始终保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始终表现出极高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

二、坚持先进文化塑造青年

四年来,我们坚持校园文化活动贴近青年、贴近校园、贴近生活,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校园生活精彩纷呈、青春活泼,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扬青春之旋律,展青春之活力,舞青春之多姿,充分发挥了校园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我们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青年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09年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选送的21件作品全部获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学校还荣获优秀组织奖和精神风貌奖。在此前的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中,我校获奖总数和获一等奖数均居全省高校第一位。

2006年,我校青年合唱团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获金奖。2009年,我校被教育部授予“爱国歌曲大家唱——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演唱奖。在2010年第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赛和单项赛中,音乐学院合唱团都获得了优秀奖。此外,学校大学生辩论队多次参加福建省大学生辩论赛、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亚太地区华语大专辩论赛,并屡获佳绩。我校学生还在全国全省各类文化赛事中屡获一等奖。

三、坚持高雅艺术熏陶青年

四年来,我们坚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们邀请了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江苏苏州昆剧院、福建芳华越剧团、福建京剧院、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建省杂技团等全国、全省知名的艺术团体来我校演出,为我校团员青年带来了艺术的盛宴。同时,我校交响乐团也到大中学校演出,送“高雅艺术进校园”,弘扬优秀文化艺术。

同时,我们主动营造开放式的校园文化,承办了许多全省的大型活动。如东盟九国青年营与福建大学生联欢会、福建省“燃烧的青春”新年歌会、福建省残奥健儿与我校大学生交流会、两岸青年联欢节之“两岸青年足球联谊赛”等。今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来我校,与福建大学生进行了主题为“科技发展与人才成长”的面对面交流,并寄语福建莘莘学子“认识社会,理解人生,砥砺品行,有所作为”。这些高层次、高水平的活动,提升了团员青年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团员青年的思想情操。

四、坚持社团文化培育青年

四年来,我们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形成了“小社团,大舞台”、“小社团,大教育”、“小社团,大领袖”、“小社团,大管理”的发展模式,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成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我们完善了学生社团“五个一”管理机制(即每个学生社团都要有一个好的章程,一个强有力的社团班子,一个优秀的导师或导师组,每学期举办一次有特色、有影响的社团活动,每学年向团委汇报一次社团工作),每年开展“十佳社团”评比,使学生社团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繁荣发展。现在,学校共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200多个,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吸引了广大团员青年热情参与。被誉为“百团大战”的学生社团文化巡礼月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八届,成为了学校的品牌项目。2006年,“西部爱心联盟”被团中央、教育部等联合评为“全国高校十佳优秀学生社团标兵”;2007年,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优秀学生社团联合会”。

五、坚持科技创新造就青年

四年来,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氛围。学校修订了《关于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激励措施。成立了大学生科协,组织管理更加到位,品牌项目更加深入,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科技节激发团员青年创新热情,每学期“百场学术讲座”激荡团员青年创新思维,“走进挑战杯”系列活动激励团员青年创新创造。今年上半年,我们还成功承办了第六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让“挑战”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四年来,我校团员青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了全国银奖(二等奖)4项、铜奖(三等奖)13项,学校连续两年荣获优秀组织奖。同时,我校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各类高层次科技竞赛,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仿真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四年来,我校学生在课外科技学术竞赛方面共获得全国性奖项74个、全省性奖项160个。

六、坚持社会实践锤炼青年

四年来,我们坚持实践育人,从书本到实践,从课堂到农村,从校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对大学生进行立体式全方位教育。每年寒暑假,我们都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走进海西、宣传海西、服务海西,使团员青年在实践中陶冶思想情操,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感悟人生真谛。我们充分发挥我校教师教育的优势,广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到农村中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成长你和我”支教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理论带到农村,把最新的教研成果、教学方法惠及中小学生。我们实施“和谐大学城”计划,与校区周边村镇和中小学共建和谐关系。自1999年以来,我校每年都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七、坚持志愿服务引领青年

四年来,我校青年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条例》等文件,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全国特奥会,还是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或是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行动,无不留下我校青年志愿者坚实的足迹和无私的奉献;无论是祖国西部、海外课堂,还是我省欠发达地区,或是“5.18”“6.18”现场,无不留下我校青年志愿者辛勤的身影和青春的风采;无论是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还是爱心家教工程,或是无偿献血活动,无不留下我校青年志愿者慷慨的帮助和热忱的关怀。我校还有3位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无偿献血工作受到全省表彰。“随时随地,我们都是志愿者”,已成为我校2万多名注册志愿者的共同心声,汇成了一股高尚的时代新风,吹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每年都开展志愿服务月(周)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我校已选送九届52位优秀学生到甘肃漳县进行扶贫接力支教,为当地捐建了“福建师范大学支教团希望小学”、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和联系捐资助学等工作,研究生支教团在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新长征突击队”,2007年入选“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我校还选拔了八批优秀青年志愿者赴菲律宾等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受到当地华侨和国家汉办的充分肯定,被誉为“高学历、高素质、高觉悟”的中国新生代。20071月,温家宝总理在菲律宾访问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志愿者。

2008年福建省第三届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中,我校共有8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5位优秀志愿者、4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获得表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这样一阵阵的志愿服务春风,轻轻吹拂着师大校园,使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八、坚持素质拓展提升青年

四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团员青年勤于学习,睿智创新,展现自我,奋发成才。我们每年都举办师范生素质大赛、英语素质拓展活动、校园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读书节、记者节、电影节等活动,提升了团员青年综合能力。积极实施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工程,举办以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优秀校友返校行、校园营销挑战赛、就业创业宣讲会为主体的“我们创未来”系列活动,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构建第二课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各学院团委紧紧围绕专业特色打造团学工作品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

此外,我们还努力拓宽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家教、兼职等机会,做好“肯德基曙光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工作,引导大学生自立自强,服务社会。每年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在素质拓展的大舞台上,团员青年演绎青春风采,展示青春魅力,成就青春梦想。

九、坚持榜样力量影响青年

四年来,在百年文化底蕴和青春时代气息的相互激荡下,我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个人和先进群体,在广大同学中产生了强烈共鸣。2006年,叶超群同学入选“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并勇夺北京残奥会一金一银;2007年,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李蕊同学被评为“首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十佳标兵”;2008年,我校学生会主席徐君同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干部”;2009年,我校卓双木博士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0年,吴景彪同学获得世界举重锦标赛和第16届亚运会举重金牌。

同时,我校还有一支支优秀的学生团队,如到西部播洒爱心的研究生支教团,走出国门为国争光的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百分之百立功受奖的绿色军营“学生兵”,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服务奥运会残奥会的奥运志愿者团队,在汶川地震灾区实施心理救援的心理志愿者团队,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注册大学生记者团队,自立自强奉献社会的“曙光学子”团队等,都以他们平凡的成长故事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春风化雨般地感染着团员青年,营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坚持自身建设团结青年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最大的决心和力气加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我们以“一团一品”团建创新工程为抓手,每学期开展团支部立项并评选“十佳”活动,推进共青团品牌提升战略,以品牌项目凝聚团员青年、提升团学工作、激发团学活力;大力推进团建基础工程,制定、实施了《团支部工作规程》,修订了《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进一步推进了团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我们充分尊重基层、支持基层、服务基层,按照调查研究在基层、思路形成在基层、困难解决在基层、检验服务在基层、干部成长在基层的工作思路,资源、项目、经费向一线倾斜,充分发挥基层团委、团总支和团支部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们注重对共青团工作的分类指导。我们召开了共青团组织建设、宣传工作、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构建第二课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专题交流会,加强对共青团条块工作的指导与提升;举行了教工、研究生、本科生、成教生和仓山校区共青团工作的专题研讨,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型团组织的指导和创新;发挥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通讯社、大学生电视台、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大学生科协、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组织的优势、活力和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对各类学生组织的分类指导和建设;举办了团委书记培训班、EOC世纪精英学校、学院大学生骨干培养班、曙光公社等贫困学子成长计划,加强对不同团员青年群体的分类指导和培养,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我们非常重视共青团的创新和品牌建设。我们创办了校园手机报,在各级团学组织之间铺设一条信息快捷之道,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富有时代气息、贴近青年学生的共青团宣传品牌。我们成立了校学生会学生服务站,进一步畅通学生与学校职能部门的对接,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发挥校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之成为团组织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服务品牌。

我们大力加强共青团宣传工作。我们整合学校团属宣传阵地,巩固以各类团属刊物和网络、校园手机报为载体的舆论宣传阵地、理论研究阵地和思想教育阵地;以“大媒体、大文章”为思路,不断扩大团学活动的影响。四年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分别以《于无声处孕芳华——福建师范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纪实》、《源自内心的自我表达——福建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在行动》、《福建师大学生社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把团学活动变成生动的专业实践课——福建师大推进一团一品工程》、《福建师大有个“西部爱心联盟”》、《福建师大:贫困学子在“曙光”中成长》等为题,深度报道了共青团品牌工作。从2006年开始,校团委连续四年被评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一等奖。

2006年,我校团委被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联合评为福建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08年,校团委党支部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9年,以校团委为主要实施单位的我校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团队”荣获福建省“新长征突击队”称号;2010年,我校团委荣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我国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深知,我校共青团工作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我校广大团员青年以及共青团干部的共同努力。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第十三届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我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曾经为学校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挥洒青春、无私奉献的老团干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锐意进取的广大团干部和青年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第二部分  我们共同的认识

 

四年多的奋斗历程,成绩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感谢过去,我们共同留下青春的脚步;面对未来,我们仍将踏着铿锵的步伐,勇敢地向梦想进发。

一、回首四年,我们共同经历风雨彩虹

——这四年,我们豪情万丈,与祖国共命运。我们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来的巨大变化,共同见证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圆满举办,共同见证了神舟七号、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我们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欣鼓舞!

——这四年,我们斗志昂扬,与海西同发展。我们共同见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共同见证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共同见证了海西跨越式的发展成就,我们在“海西建设,青年先行”中,不断躬身实践、不断砥砺创新、不断奋发图强!

——这四年,我们意气风发,与学校心连心。我们共同见证了仓山校园的古朴厚重和旗山校区的蓬勃发展,共同经历了师大百年校庆的喜庆和辉煌,共同参与了本科教学评估“优秀” 创建的艰辛和喜悦,我们的心与师大的脉搏一起跃动!

——这四年,我们青春飞扬,与时代齐奋进。我们共同开创了师大共青团事业的崭新篇章,共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全国、全省的高级别荣誉和奖项,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师大共青团品牌,我们风华正茂,激扬文字,在师大这片沃土上实现青春的理想!

这四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校共青团工作与学校党委、上级团组织的要求,与广大团员青年的要求,与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如何进一步有效发挥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四项基本职能,让全校团员青年真心实意地跟团走、跟党走;

二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共青团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实效性,让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更加贴近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

三是如何进一步密切共青团组织与普通团员青年的关系,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团的温暖和帮助,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厚爱,从而增强对师大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是如何进一步创新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激发各级共青团组织的活力,让每一个团学组织、每一位团员青年、每一位团学干部都主动创先争优、勇当先锋。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校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和团员青年的成长,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与探索,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总结经验,我们有着更加深切体会

四年来的奋斗实践,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

(一)只有坚持党建带团建,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和上级团委的中心工作,才能更加明确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前进方向,促进我校团学工作的全面提升。党的旗帜就是团的方向。我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坚持带干部队伍建设、带基层组织建设、带创先争优活动,为学校共青团事业的蓬勃发展搭建了宽阔的舞台。

(二)只有弘扬共同理想,才能更加凸显我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核心。共青团组织的运行,一靠共同理想,二靠组织纪律,三靠革命感情,而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引导团员青年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希望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三)只有竭诚服务青年,才能更加增强我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共青团是服务青年的组织。我们要更加走进青年、了解青年、尊重青年、帮助青年,通过有效服务赢得青年的内心认同,团结吸引更多的团员青年投身于共青团事业。

(四)只有坚持工作创新,才能更加激发我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活力,增强团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青团组织本身就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组织。我们要坚持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工作方式上创新、工作载体上创新、自身建设上创新,不断完善共青团的创新体系,在改革中求进步,在创新中求发展,永葆共青团事业的青春与活力。

(五)只有实施品牌战略,才能更加充分调动我校各级共青团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团学工作的合力。共青团组织要善于打“持久战”,有魄力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打造经得起检验、青年人喜欢的工作品牌,使之成为学校、学院共青团组织凝聚团员青年、服务团员青年的标志性旗帜。

(六)只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才能更加夯实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础,真正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各级基层组织,是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我们继续以最大的决心和力气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切实增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三、展望明天,我们清醒认识面临形势

各位代表、同志们,共同的认识让我们凝心聚力,扎实推动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让我们激情澎湃,奋发有为蓄势超越。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期间我校共青团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后,特别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更加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路径。

第二,“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校共青团组织要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团的工作全局,全面加强团的建设,勇担责任,主动作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对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更深层次地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大局。

第四,面对团员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的新变化和成长需求的多元化,共青团组织要靠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职业发展技能的培养、靠广大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切实增强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凝聚和服务。

第五,我校正朝着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校党委对青年工作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学校建设发展,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为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青春与智慧。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更面临着新的机遇,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继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牢牢把握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的各项部署上来,共同推进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师大共青团事业。

 

第三部分  朝气蓬勃的事业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几年,我校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强化引领、强化服务、强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奋发成才、创先争优,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强化引领,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以先进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切实加强对团员青年的引导和凝聚。我们要针对团员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探索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要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有实践支撑的引导方式,注意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尊重,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结合起来,把活动载体设计和思想引领目标结合起来,把现实的逻辑、学术的逻辑和政治的逻辑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团员青年的覆盖和影响。创先争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团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全校基层团学组织和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百团创优当先锋”为主题,坚持抓项目、抓品牌、抓典型,以项目带动促团建、以品牌带动促创先、以典型带动促争优,不断出实招、见实效,促进基层团学组织争做“五个好”,激发广大团员青年争做“五带头”,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活动氛围和良好风气,扩大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以“青马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切实加强对团员青年的培养和提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努力办好校院两级大学生骨干培养班,逐步建立理论辅导、导师结对、素质拓展、社会观察、挂职锻炼、对外交流等立体式的教育实践机制,切实增强教育实效,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启动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大批在学术科技研究、文学艺术创作、自主创业实践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或在某方面具有特殊专长的青年学生,使他们能够依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进一步发挥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努力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青年杰出人才,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以走进青年为目标,不断创新教育内容的表达方式,切实加强与团员青年的对话和沟通。当前,青年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共青团组织青年、凝聚青年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变化,大胆推动工作创新。一是要善于运用青年朋友们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以及语言风格、话语体系与他们交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能接受的“小道理”,多层次、多方式开展思想引导活动。二是要善于把思想引导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从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开展各种灵活有效的工作,引导青年自觉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三是要主动适应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青年中日益普及的形势,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目标,逐步建立起传统手段和新兴媒体充分融合,多层次、广覆盖的校园动员体系,更加主动和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引导青年工作。四是要进一步发挥“校园手机报”的服务功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收集资讯信息,以更丰富的内容贴近普通同学,以更有效的方式来传播思想理念,扩大覆盖面,增强互动性,提升亲和力,将其打造成真正为广大同学所喜欢的共青团品牌。

以典型教育为抓手,不断提升校园榜样力量,切实增强对团员青年的鼓舞和激励。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式。我们要善于挖掘、树立和宣传团员青年中的优秀典型,用同学们身边的人及其生活中发生的事来阐释道理,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感染团员青年,以先进人物的突出贡献激励团员青年,以先进人物的高尚精神引领团员青年,让同学们在“可亲、可感、可学”的事例中受到启迪

二、强化服务,让主动作为更加务实

激扬青年青春风采,建设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共青团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先进性,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要继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促进专业艺术团体与我校学生艺术团的联系沟通,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体制,重点打造一批高素质队伍,辐射和带动全校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要建设生机勃勃的社团文化,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展示我校学生社团的青春风采,使团员青年生活在文化的沃土上,立足在精神的高地上,成长在广阔的舞台上,行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鼓励青年锐意创新,营造朝气蓬勃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我们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大学生科技节为重要载体,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讲座、竞赛、学术研究、发明创造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推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使校园洋溢着“朗朗读书声,浓浓研究风”;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别高层次学术科技竞赛,扩大竞赛参与面和获奖面,力争实现“挑战杯”全国金奖的突破;要健全学术科技类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科协、学术科技类社团和各学院团学组织的力量,建设蓬勃发展的校园学术科技文化。

引领青年躬身实践,培养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良好品质。我们要进一步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创新社会实践形式,提升社会实践层次,务求社会实践实效,广泛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进行社会观察和社会调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要继续建设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化、基地化、常态化,让广大同学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自觉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生力军。

倡导青年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新风。我们要继续弘扬“随时随地,我们都是志愿者”的我校志愿服务理念,倡导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大力开展“文明校园我先行”等活动,让团员青年在参与体验中提升意志品格。建设好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扩大志愿行动的动员面、服务面和影响面。开展好志愿服务月(周)活动,不断深化我校志愿服务品牌。继续实施研究生西部支教团服务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我省欠发达地区计划、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计划,鼓励团员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拓展青年综合素质,构筑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人才高地。按照“教育教学一体化、课内课外相衔接”的原则,将团的工作全面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作用。认真规划和设计第二课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团学品牌活动,完善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确认制度。建设好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大力推进素质拓展学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专业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意志品质、理想信念“五个层级”的育人目标,继续开展同学们喜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大力实施“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工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引导大学生自立自强。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团员青年在学习、生活以及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使广大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三、强化建设,让组织根基更加牢固

坚持党建带团建,提高团建科学化水平。我们要继续坚持“五带一优化”的优良传统,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阵地建设,优化工作环境,巩固“党重视团、团依靠党,党领导团、团紧跟党”的良好格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团组织。要加强共青团对外开放,拓展共青团国际视野,促进团内与团外、校内与校外、省内与省外、国内与国外的青年交流,推进我校共青团事业健康发展。

夯实团的基层组织,激发团的生机活力。团的基层组织处在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联接点上,是共青团联系广大普通青年最重要的载体。我们要继续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入实施团建创新工程和团建基础工程,继续推进“一团一品”和团支部立项活动,落实好《团支部工作规程》,积极探索“党团班一体化”形势下的班级、团支部、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运行模式,真正激发团的最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活力。继续加大对学生服务站的指导和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顾问团的作用,通过对同学们具体个案的解决和普遍诉求的反映,真正把学生服务站打造成为“维护同学权益,帮助同学办事,促进同学创业,服务同学成长”的服务窗口。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团的事业健康发展。团干部处于与团员青年接触的第一线,是共青团凝聚青年的骨干力量,团干部的人格、能力和素养直接决定着共青团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的形象与地位。我们要对高校团干部的成长路径进行科学设计,提高团干部做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把握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能力,把握党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全团的总体性、根本性问题的能力,提振“精气神”、勇担“急难重”、抢干“秒分时”,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团干部队伍。要加强对校院各学生组织的分类指导,提升项目化、品牌化、社会化、信息化工作水平,更加注重学生干部的锻炼成长,更好地服务同学,更好地树立形象。要加强对教工、研究生、独立学院、仓山校区等团学工作的领导和研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活力,以及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共青团宣传阵地,深化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我们要准确把握媒体传播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校园舆论引导新格局,善于把教育引导的目标、内容通过各种传媒有效渗透、传递给团员青年。一是加大《团学快讯》、《青年广场》、学生电视台、校园手机报等团属媒体对基层团学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展示学校共青团工作成果和引领共青团工作导向的重要平台;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把共青团网站建设成为集工作平台、信息平台、交流平台和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综合阵地;三是继续按照“大媒体”、“大文章”的工作思路,主动加深与社会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我校团学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加强青年工作研究,针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力争出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五是鼓励和支持基层工作创新,提炼出更多的我校共青团工作典型和经验。

把握青年思想动态,维护校园安定稳定。我们要准确把握校园总体态势,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建立稳定、畅通、灵活的信息沟通渠道。重点掌握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加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背景下学生思想动态的趋势性分析,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维护校园安定稳定。

 

各位代表,同志们、同学们,共青团是一个光荣的组织,共青团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共青团的火热青春始终与党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青春画卷,留下了无悔的青春足迹;在未来的征程中,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创先争优、主动作为、紧跟党走,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再创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